一個令人難過的天災,人是無法勝天的,我們該學習的是與水共生共榮,而不是把水拒於千里之外,順著自然才能夠確保長治久安,因此沒有必要的治水工程,也就免了八~
文章是經濟學人對八八水災的政治解讀,附上逐句翻譯,如果有錯誤或更正的處,請不吝指教。
一個令人難過的天災,人是無法勝天的,我們該學習的是與水共生共榮,而不是把水拒於千里之外,順著自然才能夠確保長治久安,因此沒有必要的治水工程,也就免了八~
文章是經濟學人對八八水災的政治解讀,附上逐句翻譯,如果有錯誤或更正的處,請不吝指教。
「Economic benefits, political costs」是經濟學人給「ㄟ擱嘩ECFA」的標題,意思是「經濟上的利益,代價是政治上的成本」,文中提到,馬政府透過非官方不公開的溝通管道,加速兩國間「ㄟ擱嘩」的簽訂,10月將進行正式的談判,「這個島真的好急!難道將要透過貿易進行實質統一嗎?」
馬在想什麼?文章裡很清楚的說了...多一個主席的頭銜,跟胡錦濤會面時,才可以避免「台灣是個獨立國家」的尷尬問題,但他本人卻否認急著跟胡錦濤見面,只是希望黨政運作結合,但觀察家認為,馬需要對黨及年底縣市長選舉更多的控制。但事實如何,要問當事人才知道...
香港,從前的東方之珠,到英國的自由開放統治到擔心自由的消逝,令人可悲~台灣該以此為借鏡。文中還提到香港對64的紀念,恐怕以後將不復存在...
為什麼挑選這一篇文章?因為我好納悶,這篇文章幾乎沒有分析,也缺乏外國記者對台灣的觀察論點,只是單純描述517的現場跟台灣一些現象,這感覺不是經濟學人文章的水準。但其中提到一點,民調顯示,517遊行過後,民進黨並沒有在國民黨一大片爛的環境中脫穎而出...這的確跟現況相符,令人深思...
用如果該用「中華台北」名義加入WHO,我想前朝政府早就做了,輪不到這個沒有效率的「綠卡團對」來執行。文章最後一段紅字部分說的很清楚,目前的政府,與我們敵對的中國,是用「互助合作」的關係在深耕2國的統一。
如果說,現在的新聞被規範為只能報喜不報優,我們是聽不見另外聲音的,尤其是國外對台灣國家情勢的看法及建言...不是唱衰,而是在當前的經濟狀況,經濟學人的國外觀點應該勝過「好好過個情人節」的禿鷹口號...
這篇文章給我一種「當局者迷,旁觀者清」的感慨...但是我想...當局者絕對不是迷,是有計畫的清算...
英文文章中紅字的部分,再清楚不過...文後還有自由時報的社論 (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09/new/feb/3/today-o1.htm#),值得還有理性的人看看...
最近新聞把2隻牲畜鬧的沸沸揚揚,新聞片段更誇張地撥放支那那方含情脈脈,依依不捨把牲畜送來的畫面,又掉眼淚又放軍歌的,把場面弄得跟「送人上山頭」一模一樣!!!看了真的令人吐血~
還記得溜貴婦小姐這個人嗎?支那司儀的一番話,就跟溜貴婦平常的電話內容一模一樣......魔音穿腦,毛骨悚然!!!